close

內容來自sina新聞

專訪非常道首席執行總監毛恒誼的讀城記

導語

城市是一本厚厚的書,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讀法。他喜歡讀城,更喜歡從一個個建築中追溯一個城的脈絡尋找一個城的根基。

在他看來,一座城從萌芽、稚嫩、青澀到成熟——這個豐富、多磨而獨特的過程全都默默地記錄在她巨大的建築肌體裡。

他說,一代代人創造瞭城又離她而去,唯有記憶留在瞭這裡。而這一座座建築物,一片片歷史街區、遺址、老街、老字號、名人故居,恰好印證瞭她的繁華與變遷。

他是一個廣告人,他喜歡用自己獨特的視角思考房子與人的關系、人與城市、社會楊梅汽車貸款的關系。

他是一個智者,用敏銳的洞察力觀察著這個城市的點點滴滴。

他不是哲學傢,卻用哲學傢般的思想素養思考著城市發展中的點滴。

他不是詩人,卻用詩般的語句訴說著一座城所具有的精神性、歷史性、時間性、空間性和社會性。

他就是毛恒誼,一個用詩樣語言書寫城市與人之間的微妙關系的地產策劃人。



人與城

“人造就城,城是人社會群體性的表現形式”

提起城市,我們腦中浮現的是抽象化的符號,或是具象化的畫面。近30年來,我國城市建設在眾多領域取得瞭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,但一些城市為瞭追求物質建設進程,而失去瞭它本該具有的性質。

與此同時,如今的城市越來越系統化、模塊化,每一個人都處在城市運轉的一個小的節點上,每天跟隨著這個大系統的運行過生活,因此,除瞭生活的片段積累起來的城市意象,人們很難感受到城市的魅力。

“城市是人創造出來的,城市是人的載體,是人的社會群體性的表現形式,因為人和人群關系的社會,才有房地產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信用貸款房貸房子、建築聚落,最後形成城市。”毛恒誼認為,城的形成源於人,是人造就瞭城,而如今的城市建設大多“離人很遠”。

人們習慣瞭現在城市建設中大拆大建的開發,一片片歷史街區被夷為平地、一座座傳統民居在人們眼前被無情地摧毀,具有歷史痕跡的建築成瞭長輩們口中的故事。

“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生活在城市裡,建設並創造瞭城市,500年前,100年前,這些都留在瞭城市的街巷和建築裡,在記憶裡,在無語名狀的氣息裡,在某種深深的情懷中。那麼100年後,500年後的人們呢,他們會怎樣看我們現在瘋狂建設的城市,他們又會建設怎樣的城市。”談及現如今的城市建設,毛恒誼滿是惋惜,在他看來大拆大建的造城,使城市傳統文化空間破壞、歷史文脈割裂、社區鄰裡解體,最終將導致瞭城市記憶的消失。

城與人

“城反應瞭人的尺度和關系,城市建設不能割裂人的存在”

“事實上,城市反映的是人的關系。同樣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,我們除瞭要關註城市的規劃外,更應該關註的是城中的人,因為建築的功能性是以人的使用為目的的。”毛恒誼用寫字樓的建造為例向筆者介紹,一個人一天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在寫字樓裡度過。人的生存、生活、創造、情感友誼、喜怒哀樂等都與寫字樓的空間密切相關,因此寫字樓就不僅僅隻是工作或辦公場所,而是人在一段時間內的情感集聚地,建設者在規劃設計寫字樓時就更應該從人出發。“住宅社區、公共場所建築、綜合體等等都同樣如此。”毛恒誼如是說。

“2014年,我們在設計金銀潭一個住宅項目‘三個童年’活動時就是考慮到這一點。紛繁的都市生活中,太多人丟失瞭童年的歡樂。但是人的一生至少應該擁有三個童年,孩子的童年,孩子孩子的童年,孩子孩子孩子的童年,尋回人生中這三個童年,才能重拾純真快樂。”毛恒誼解釋,在這裡建築的功能性就表現在能讓人重拾童真和快樂,這樣的建築才真正體現瞭人的意義,人的意義又是人的世界邊界的意義,是時間和空間邊界的意義。

“城市不是‘GDP的自由市’,不是巨大寬闊的建築群,不是10年建成20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以後再也不建瞭。城市有歷史、文化、風格、情懷,有現在和未來。有歷史中的生活,現在的生活和期望的將來生活,它承載的是無數滿滿的幸福,是精神和信仰,這些才是是一座城的美德和精神。”在毛恒誼看來,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內核,是對城市文化積淀進行提升的結果,但城市精神的基礎則是人的精神。

“一個人有自己的夢想、存在和精神,一個傢庭有幸福和愛,一個企業有目標和價值觀,一個組織社團有架構和信仰……這些人群都生活在城市裡,一個諾大的城市,它會不會有組織和結構呢,會不會有精神和信仰呢,會不會有夢想和幸福呢。”毛恒誼告訴筆者,在整個房地產市場發生結構性轉變的時候,城市化建設到瞭新的階段的時候,重新仰望城市的天空,僅僅是灰蒙蒙的無數扭曲的東西,還應該有很多精神力量上的美好東西存在。

新聞來源http://wh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5-03-25/16305986413670492847145.s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rylwol7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